关于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4-01-10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当前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建设状况参差不齐:有的高校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课程管理机制不健全;有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部分教师的政治素养有待加强;有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模式固化,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必须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思政课的相关重要论述。

  提高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定位的认识

  目前,全国各高校普遍面向本科生开设了“形势与政策”课,但是硕士生、博士生开设这门必修课并不普遍。然而,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门课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针对性和导向性。“形势与政策”课的基本内容,不仅仅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还包括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去正确分析这个时期国内外的形势,深刻认识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认识党和国家正在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而进一步理解党和国家所采取的路线方针政策,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性及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有助于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进一步重视“形势与政策”课,提高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定位的认识,仍然是高校党委和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一项重要任务。

  教师应有“六个要”的素养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对思政课教师“六个要”的要求,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来说,同样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前提条件。

  一是“政治要强”。“形势与政策”课具有极强的政治属性,教师也必须要具有极强的政治素养,才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形势、正确理解党的政策;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热爱党的人讲党的政策,才会讲得更加旗帜鲜明、充满正气和底气。

  二是“情怀要深”。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想要引导学生有情怀、有担当,教师自身就要拥有深厚的家国情怀,爱党、爱国、爱教育、爱学生,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使“形势与政策”课成为一门有情感温度、能感染学生的思政课。

  三是“思维要新”。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与时俱进的党和国家政策,教师的思维也要及时更新。要善用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分析国内外形势,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正确理解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四是“视野要广”。“形势”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方面面的理论和实践,只有做到融会贯通,才能给学生讲清楚相关政策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让学生真正地学深悟透。

  五是“自律要严”。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只有做到严于律己,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表里如一、言行相符,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才能真正地令学生敬服和效仿。

  六是“人格要正”。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讲授的内容能否令学生信服,首先取决于教师的人格。只有学生发自内心地敬重教师的人格,才能信任教师,愿意听其所讲。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不仅要有宽广的学识魅力、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创新的思维方法,更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坚定的政治品格,才能赢得学生尊重,确保课程的良好效果。

  必须灵活运用“八个统一”

  关于如何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八个统一”,这“八个统一”是充满辩证思维的规律性总结,为讲好思政课、增强思政课活力,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

  一是“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形势与政策”都是“政治”的产物,要想把政治讲准、讲活、讲出说服力,除了以事实为依据外,必须要运用学理分析进行分析推论。但是,不能为“学理”而学理,更不能用“学理性”弱化“政治性”。

  二是“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讲“形势与政策”课的过程,也是传播相关知识的过程。知识有正谬之分、有导向之别,蕴含着不同价值观。“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在向学生传播知识时,一定要讲清楚所传播知识中蕴含的价值观及其道理。强调“形势与政策”课的价值性,并不是要忽视知识性,而是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各种价值观的判断、选择和引领。

  三是“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使命之一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忽视“建设性”就难以不断壮大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批判性”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要善于用好批判的武器,敢于批评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

  四是“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形势”是社会实践和社会意识发展的态势,如何看待这种态势,需要运用科学理论进行观察和思考,也需要在思考中联系实际。讲好这门课,可以在学校“小课堂”,但最好深入到社会“大课堂”中,带领学生到现实中、到实践教学基地中去讲,把厂矿、农村、社区等作为课堂,让学生置身于现实“形势”中去思考“政策”。

  五是“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形势与政策”课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方面具有统一的规范化要求,但如何讲好这门课,应该允许多方发力、百花齐放,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务实管用、生动活泼的“多样性”探索,以便把“统一性”的要求做好落实。

  六是“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更离不开学生这一主体。要广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让学生来分析形势、发表见解。教师要在点评和总结提炼中发挥主导作用,教育引导学生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多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读形势、分析政策。

  七是“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让学生接受老师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的观点离不开灌输,但“灌输”过程要讲究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注重启发式讲授。面对“形势”中的实践、事件、案例等,要引导学生先思考“时事是什么?”“面对这个事实我们应该怎么办?”,不断启发学生尝试提出对策,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八是“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导向性,所以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党的立场和观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形势与政策”课排斥“隐性教育”。事实上,我们讲知识、讲见闻,分析“形势”中案例的过程,就是赢得学生对党的政策理论拥护的过程,而这就构成了一种隐性教育。(燕 霞/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邓 纯雪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