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乌当区:“五个着力”推动文明村镇有“颜值”更有“气质”-中国文明网
贵州省乌当区:“五个着力”推动文明村镇有“颜值”更有“气质”
发表时间:2023-09-07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
打印:

  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着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产业兴旺的活力村镇;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的品质村镇;着力除陋习树新风,培育乡风文明的和谐村镇;着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创建治理有效的平安村镇;着力改善民生,创建生活富裕的幸福村镇,推动文明村镇创建有“颜值”更有“气质”。

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王岗村墙体彩绘。

  着力发展特色产业 打造产业兴旺的活力村镇

  随着旅游产业化步伐加快,乌当区结合地理、气候、生态等优势,把特色村寨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打造推窗见绿、开门见景的“美颜”模式,既为村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也让这里成为吸引游客的“强磁场”。近年来,随着“醉美偏坡”“青春新堡”的知名度不断提升,乌当不断整合资源,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丰富休闲采摘游、非遗体验游等旅游新业态,鼓励村民积极发展农家乐、民宿,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以文润心、以文兴业,乌当区以传统节日、布依“三月三”“六月六”等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为载体,常态化开展文艺汇演、摄影展览、非遗体验等民俗活动,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特色,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探索农文商旅融合,进一步展现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

  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打造生态宜居的品质村镇

  乌当区坚持“源头减量、就地处置”的原则,以“干湿分类”为基础,采取“五点减量法”,减少农村生活垃圾外运处置量。通过多渠道开展宣传,实行部门统筹、乡(镇)负责等方式,以村为单位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将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引进课堂,以学生带动家长开展垃圾分类等活动;将村民分类责任纳入村规民约,建立村民环境卫生“红黑榜”,明确垃圾分类责任,推行“干垃圾入桶、有害垃圾入袋”。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不断增强群众文明意识,营造整洁舒适的村居环境。 

  乌当区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为美丽乡村“梳妆”,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着力除陋习树新风 培育乡风文明的和谐村镇

  乌当区围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原则,淳“民风”、减“民负”。通过向群众发放倡导文明新风倡议书,开展乡风文明下基层文艺巡演、“花画田园·囍在乌当”集体婚礼等活动,制作宣传景观小品、墙绘、宣传视频等,弘扬和倡树文明乡风。

  乌当区结合实际打造“活力乌当·26度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提升志愿服务品质,助力乡风文明建设,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生命力,高质量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奏响乡村文明新乐章。截至目前,全区注册志愿者5.8万余名,组建志愿服务队伍296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时长100万余小时。 

  着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创建治理有效的平安村镇

  乌当区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努力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发动起来,把企业引导起来,把人才吸引起来,把乡贤凝聚起来,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力、创新群众自治模式、推动企业参与社会治理等方式,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努力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的新路子。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合“26度乌当”“行走的红色课堂”等活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打造社会课堂、情景课堂、媒体课堂和文化课堂,推动宣讲活动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充分结合乌当民族传统文化,分别用汉语和少数民族语将党的创新理论编写成山歌、顺口溜等,让群众听的懂、学的会,让学习宣讲“活”起来、“火”起来。

  乌当区注重发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乡贤、文明家庭的模范带动作用,评选“星级文明户”,推荐“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每年邀请代表参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巡演(宣讲),在好人广场公益广告栏对道德模范进行专题展览,通过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凝聚乡村治理力量。

  着力办好民生实事 创建生活富裕的幸福村镇

  乌当区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方面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生、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大教育投入,保障孩子良好就学环境,控辍保学,确保义教阶段就近入学。积极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入户调查和宣传,向村民宣传参保金额、缴费方式、报销比例等,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

  乌当区以全域旅游理念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融合民族风情培育旅游特色产业,立足美丽乡村资源优势和民族文化优势,重点打造布依特色庭院、民族文化展馆、农旅体验项目、创意地标性建筑等一批乡村网红打卡点,实现村寨形象精彩蝶变。通过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提高村庄的宜居性,同时植入花喵街、枫叶谷景区等商业性综合体,带动本地村民就业的同时,解决外来游客休闲所需,激活市场活力,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推动乡村产业生态经济循环。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乌当区为打造有风景、有风貌、有艺术、有产业、有人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而努力奋斗。(供稿:贵州省文明办 贵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