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涵养文明乡风 赋能乡村振兴-中国文明网
福建宁德:涵养文明乡风 赋能乡村振兴
发表时间:2023-08-31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
打印:

  乡村之美,美在文明。

  行走在闽东乡村山海间,纵横阡陌处,绿野田畴中,文明新风扑面而来,一幅业兴、景美、人和的乡村画卷正在展开。

image.png

风景秀美的四坪村。屏南县熙岭乡政府供图

  田间地头 理论宣讲润人心

  近日,在福建省宁德蕉城区八都镇猴盾村千亩茶园内,身着畲族服饰的蕉城区“畲歌畲语”理论宣讲小分队以极具畲族风情特色的歌曲,向当地群众传递党的政策、新闻消息、价值观念和致富信息等,歌声婉转动听,吸引不少群众驻足围观。

image.png

“畲歌畲语”理论宣讲小分队在茶园内宣讲。阮传龙 摄

  “畲歌畲语”理论宣讲小分队成员说,为了把党的声音唱进千家万户,她们通过改编畲族歌谣,为畲族群众搭建起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新途径,让理论宣讲更有新意,更受欢迎。

  这只是宁德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创新党的政策理论宣讲的一个缩影。现如今,像“畲歌畲语”这样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宣讲小分队遍及闽东大地——

  在周宁县,评书艺人王增禄利用“方言评书”向群众传递党的方针政策。每当他的铜铙钹响起,居民们就搬来小板凳,“学习讲坛”便开讲了。

  在霞浦县,“霞小宣”理论宣讲队伍则结合该县山海地域特点,进果园茶园、进畲村老区、上渔排渔船、进景区厂区,掀起一轮轮党的理论学习热潮……

image.png

评书艺人王增禄开展理论宣讲。宁德市文旅局供图

  乡村振兴,思政筑基。近年来,宁德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载体,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力做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引领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宁德市已建成9个县级实践中心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践中心,127个乡镇(街道)实践所和2349个村(社区)实践站,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6696支,构筑起全市覆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网络。与此同时,各县(市、区)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程中,将阵地建设与政策宣传有机结合,用小故事折射大时代、用家常话解读大道理,累计开展宣传宣讲上千场次,受众达几十万人。

image.png

“霞小宣”小小宣讲员们正在宣讲。霞浦县委文明办供图

  针对基层各类优质资源不足,宁德市还创新建立宁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周周学月月讲”共享课堂,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由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聘请专家组织每周本地“自学”,每月各县轮流“开讲”,通过网络视频形式为群众“答疑释惑”,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成为村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大舞台”,政策福利上情下达的“主阵地”。

  移风易俗 乡风民风美起来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

  “福鼎福鼎,人情重如鼎”“一场人情半月薪,一桌酒宴三分弃”……这些广为流传的民间俗语,生动地描述了福鼎市婚丧嫁娶给当地群众带来的沉重负担。

  今年“520”当天,在福鼎市潮音公园,13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新人在众人的见证下,参加了简单而不失庄重的集体婚礼。区别于其他婚礼上的隆重仪式,此次集体婚礼更加注重对文明婚嫁新风的倡导。

  移风易俗既要治标,更要治本,必须建章立制、立规明矩。宁德市通过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倡导婚事新办、规范婚丧宴席、加强舆论引导等十项重点工作任务。同时,制定《关于规范宁德市直单位党员和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试行)》,对党员干部移风易俗、文明节俭办理婚丧事宜提出规范性要求,实行事先报备制度。

  如今,随着宁德市移风易俗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集体婚礼、厚养薄葬成为乡村新气象,转观念、破旧俗,新民俗、新风气蔚然成风。经过文明滋养,新风正气正在广袤的闽东乡村落地生根。

山前街道程家洞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5对金婚老人举办集体婚礼。福鼎市委文明办供图

  在宁德,除了看得见的移风易俗成效显著,看不见的乡风文明也正润入心田。

  近年来,宁德市积极指导各村(社区)制定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通过群众自己提、干部帮助选、干群一起议的方式,制定村规民约,提升村民素质,带动乡风文明,引领社会风尚,让村民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当事人”。

  宁德市还积极在农村广泛开展“四德”教育,开展“最美家庭”等身边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以台胞乡亲联谊、国学讲堂、曲艺晚会、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破除陋习、倡树新风。

  如今的闽东大地,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传播好家教,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了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忠厚传家的良好社会新风尚。

以文化人 提振乡村“精气神”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文化滋养,乡村振兴方能赋能续航。

  在霞浦县松港街道长沙村,村民正手捧书籍在长沙书苑全神贯注地阅读。长沙书苑内设图书室、科普室、党群驿站和党员加油站,成为村民学习交流的好去处。

  长沙村通过邀请高校美术老师轮驻长沙村开展油画公益教学,举办农民油画作品展示会、艺术沙龙和笔会交流活动,逐渐打响农民油画品牌,吸引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认购油画。一幅幅民俗风情浓郁的农民画成了当地农民画家增收致富的又一渠道,成为“放下锄头、拿起笔头、画出彩头、挣得票头”的生动实践。

image.png

松港街道长沙村文明实践站长沙书苑。陈玲汇 摄

  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2019年以来,宁德市立足各地农村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乡村文化振兴的实施方案》《关于落实乡村文化振兴“十百千万”目标的实施方案(试行)》,培育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环境优美、乡风文明、文旅融合、群众文化队伍活跃且对周边区域乡村文化振兴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示范村。

image.png

高校美术老师轮驻长沙村开展油画公益教学。霞浦县委文明办供图

 截至目前,宁德市共培育了120个乡村文化示范村、1237支乡村文化队伍、10399名乡村文化骨干,举办了千余场群众性文化活动,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供稿:福建省委文明办 宁德文明网)

【责任编辑:张殊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