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干部岂能“踪影难寻”
发表时间:2014-10-19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自媒体的多篇报道,将“走读干部”现象推到了舆论的聚光灯下。不知谁编的顺口溜,被媒体称为是“流传甚广”的“群众对基层干部走读现象的生动描述”。这个顺口溜说:“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这个顺口溜,可能有报道者刻意编撰的成分,但口吻听起来却颇像“群众创作”。一些干部作风飘浮,没事就往远处的家里跑,让群众办事“找不到人”,这样的情形,比“门难进、脸难看”还令人心寒。媒体关注这样的问题,可谓用心良苦。

  熟悉基层现实的人知道,走读干部现象的产生,有其颇为复杂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从市、县机关派遣干部到乡镇任职,从省级机关派遣干部到市、县任职,既是培养干部的途径,也是优化社会治理的选择。对于基层治理来说,此举解决了地方干部攀附关系、任人唯亲、近亲繁殖、目光狭窄、年龄老化、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基层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精神面貌。

  对于大多数到异地任职的干部来说,他们往往有着年幼的孩子、年迈的父母、工作同样忙碌的妻子,还有割舍不下的家庭生活。从孩子接受教育、家人生活方便的角度考虑,很少有人举家迁往基层。县城的人,家人难往乡镇,省城的人,家人不去小城。亲人离别、天各一方,人们无意渲染这种离情,因为,比起他们,离家在外打拼生活的亿万农民工也许更不容易。社会转型时期的工作流动、异地生活,几乎成为社会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的常见现象。生活就是如此,无需顾影自怜。

  在基层,地方党政机关对干部的要求事无巨细,比如,家在县城、下去任职的乡镇干部,每周被要求在乡镇住三到四天。对于离家较近、能够一小时之内就回到县里、市里的干部,也要进行必要的检查,看看是否在岗。然而,社会进步的脚步是这样快速和迅猛,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高铁更是一日千里。地理环境造成的人们之间的距离,因为交通条件的快速变化而缩短。那些通过高速公路和高铁能够半个小时就回家的人们,不再甘于亲人分离的生活,“偷偷回家”成为一些人的现实选择。并且,还要“不能让组织知道”。月有圆缺,人有悲欢,谁能对亲人团聚说“不”呢?因而,业余时间归心似箭是人之常情,工作时间难寻踪影才是问题所在。

  说起来,同样是远离亲人,孔繁森人在阿里,家在聊城,任长霞家在郑州,身在登封,沈皓家在合肥,人在小岗。没有人认为他们在“走读”。最关键的是,他们的身心已经完全融入了工作的那片热土。过去,有人说,年轻人要扎根基层才能干出一番事业。对于基层干部来说,关键不是根在哪儿,也不是家在哪儿,而是心在哪儿。心在何处安放,梦就在哪里实现。(刘畅)

责任编辑:桑小婷